国内运动服饰市场再兴波澜,究竟谁能占领运动品牌高地?
中国的电商市场中,服装行业占据我国居民网络日常消费的绝大部分份额,而在服装行业板块中,又以时尚运动服饰为中心。随着Z世代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国内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变化和消费升级,运动服饰的市场一再扩大,不少新品牌接连入驻,运动服饰板块也成为不少服饰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各方激烈的竞争之下,国内的运动服饰市场格局的变动也日益频繁,“老将新秀”轮番占领头部市场。
以往的中国运动服饰市场主要被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品牌瓜分占领,随着近几年国潮文化的兴起,中国民族品牌不断崛起,且受“新疆棉”、“疫情”等事件的影响,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接连受挫,运动大牌耐克日渐低调,阿迪达斯更是节节败退,其他本打算高调进军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也放缓了攻势步伐。相反,在这段时间,李宁、安踏、特步、鸿星尔克等国产品牌的曝光量和知名度在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也在节节攀升,从默默无闻到市场焦点,再到如今几乎有实力与耐克一教高下。中国运动服饰市场的格局从原本的洋牌独大,正在向国牌巨多,百花齐放的方向慢慢转变。
在新市场格局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安踏,是本轮格局变动中的代表性国产民族运动品牌。创立于90年代的安踏,在耐克、阿迪独占市场时就在默默蓄力,紧抓国内中低端市场不放。自国潮风吹来的那一年,安踏就开始了它顺势而为的青云之路,开始朝着中国第一运动品牌的目标狂奔,甚至打出了“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的野心口号。
几年的时间里,安踏飞速扩张,体量暴涨。2021年6月安踏股价登顶接近180港元,2022年上半年,安踏集团的营业收入为259.65亿元,同比上升13.8%,且去年的同期增速为55%。在公司主品牌体量极速扩张的同时,安踏提前布局,制定多元化开拓发展的战略规划,开启资本收购之路。接连收购了斐乐FILA、始祖鸟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借此开启安踏的高端化、时尚化路线,打破安踏的品类定位局限。而FILA的销售实绩和品牌效果证明了安踏此番布局的成功,2022年上半年,FILA实现营收107.77亿元,占安踏总营收41.5%。2022年上半年,安踏凭借约260亿元的营收,成为超大体量收入的品牌,其收入体量是同期耐克中国的1.1 倍、阿迪达斯中国2.13倍,李宁的2.1倍,为历史上收入首次超过耐克中国。与此同时,安踏(02020.HK)凭借2700多亿港元市值,已然成为了第三大全球运动服饰企业。安踏在运动服饰的市场上一步步地超越李宁、阿迪达斯、直至耐克,名副其实地成为“国产运动一哥”。
然而,尽管安踏成为国内收入体量最大的运动品牌,但在整体的品牌形象和综合实力上依然难以真正超越耐克这类的国际大牌。如今疫情将歇,经济形势有所好转,耐克渐渐从修养生息中恢复过来,展示出强劲的复苏劲头。耐克的财报结果显示,耐克的整体营收增长27%,大中华区结束了四个季度的下滑,取得6%的增幅。而耐克官方也对外宣称耐克的去库存已经结束,库存恢复到健康水平。12月21日的美股开盘后,耐克飙升13%,创下2022年单日最大涨幅。开始反击的耐克的双十一成绩也十分抢眼,官方宣称,双十一期间耐克创下了包含但不限于品牌第一、流量第一、直播第一、会员人数第一等多项第一记录。
耐克的强势反击在中国运动服饰市场上再次掀起一轮新的波澜风暴,显然在中高端产品线和品牌影响力领域安踏难以抵挡耐克的攻势,目前已出现增幅下滑的情况。可见国内运动市场最终的格局尚未形成,究竟高低滑落谁家,还需经历各大品牌的新一轮竞争决定。